当前位置:首页 >特别推荐

给生物识别信息加上安全锁

给生物识别信息加上安全锁

发展的问题要在发展中解决。不断完善监管机制,把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不仅有助于维护个人信息安全,也是为进一步创新铺路

来源:人民日报 2024-07-10 10:54:16
AI服务如何用得上又用得好

AI服务如何用得上又用得好

医疗、政务、零售、教育……不知不觉中,能够自动回应消费者需求的智能服务系统在越来越多的场景中出现。 以消费场景为例,不少电商平台宣布推出自己的人工智能(AI)产品答疑待客。但与此同时,“秒回、客气,但无法解决问题”成为部分消费者在使用AI客服后发出的感慨。

来源:科技日报 2024-07-10 14:55:04
治理利用AI造谣,不妨“用AI对抗AI”

治理利用AI造谣,不妨“用AI对抗AI”

近期,多地公安机关公布多起利用AI工具实施造谣的相关案件。6月20日,上海市公安局城市轨道和公交总队发布警情通报:有营销人员为博取关注,使用AI软件生成“上海地铁行凶”虚假视频在网上发布,造成恶劣社会影响。此外,“西安突发爆炸”“济南一高层住宅楼起火,多人跳楼逃生”等耸人听闻又广泛传播的“新闻”,均被查实是AI软件炮制的谣言。造谣的动机主要是获取互联网内容平台给予创作者的点击量、阅读量奖励,以及为电商平台经营引流等。说到底,还是为了钱。

来源:新华社 2024-07-25 11:08:05
用AI训练AI,可能越练越“傻”

用AI训练AI,可能越练越“傻”

对于人工智能(AI)大语言模型来说,通常给予的训练数据越多,模型就会越“聪明”。但英国《自然》杂志新发表的一项关于大模型的研究显示,如果只用AI生成的数据来训练大模型,会使模型性能下降、越练越“傻”。

来源:新华网 2024-07-26 10:51:17
对科技产品该不该“喜新厌旧”?

对科技产品该不该“喜新厌旧”?

据媒体报道,最近一位外国领导人称,自己仍在使用电子管电视机,且其仍然非常好用,因此当他看到新款电视机时,他会想,反正一年后又会有新款了。 这则消息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这些年来,从电子管电视到背投电视、等离子电视、液晶电视,再到现在的智能电视,电视机已多次升级换代,而这位领导人还在使用老物件。这也促使人们思考一个问题:在新技术加速迭代、新产品层出不穷的当下,如果旧产品还能使用,该不该“喜新厌旧”?

来源:科技日报 2024-08-07 10:45:02
为何“起步就热”

为何“起步就热”

目前全球最热的产业,非“人形机器人”莫属。随着大模型横空出世,“人形机器人”作为一个重要的关键词频繁出现在多个国家的重要产业规划蓝图中。 人工智能赋能各行各业,推动产业创新与升级,正在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全球寄予它开辟一个前所未有新世界的期待。当下,大模型加机械躯壳的人形机器人站在了前排。

来源:新华网 2024-08-21 14:53:22
为什么说“不要跟机器人握手”?

为什么说“不要跟机器人握手”?

科学家告诉我们,比起下棋像人、说话像人、走路像人,让机器人拿起一只气球或端起一只玻璃杯,是更难办的事。“10年前,我们圈里有句话:‘不要跟机器人握手’。”北京理工大学柔性电子器件与智造研究所所长沈国震说。

来源: 2024-09-06 10:17:36
为什么说“不要跟机器人握手”?

为什么说“不要跟机器人握手”?

科学家告诉我们,比起下棋像人、说话像人、走路像人,让机器人拿起一只气球或端起一只玻璃杯,是更难办的事。“10年前,我们圈里有句话:‘不要跟机器人握手’。”北京理工大学柔性电子器件与智造研究所所长沈国震说。 为什么这么说?不知如何握手的机器人,与这个世界打交道的方式,究竟缺了什么? 没有皮肤,真的不一样

来源:新华网 2024-09-10 15:19:23
难以破解的AI“黑匣子”

难以破解的AI“黑匣子”

说到黑匣子,许多人会联想到飞机上用于记录飞行数据的设备或充满怀旧气息的小剧场。然而,在人工智能(AI)领域,黑匣子同样是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术语。​

来源:科技日报 2024-10-30 15:19:42
抓住“人工智能+音乐”创新机遇

抓住“人工智能+音乐”创新机遇

当前,AIGC(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逐步渗透到多个行业领域,在音乐产业中的应用尤其引人关注。AIGC通过自动生成音乐内容,包括辅助作词、作曲,以及根据文字、图片、视频等素材自动生成背景音乐,为音乐产业的创新发展开辟了新路径,有力推动了文化产业的数字化转型。

来源:经济日报 2024-11-05 15: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