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的汽车行业里,智能互联、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迅猛,技术应用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但是,当这些技术完全实现时,车究竟是什么样子,人的出行生活到底发生什么改变,一时还众说纷纭。对此,北汽新能源用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技术、产品给出了答案。
移动智能空间——承载人工智能技术的有机体
在本届北京车展上,北汽新能源技术进化论——“达尔文系统(Darwin System)”正式公布,它定义了整车人工智能系统,它最显著的特点是解放人、愉悦人、自成长。
在公布达尔文系统的同时,北汽新能源的移动智能空间则作为“实体”,从技术角度展示了北汽新能源对于智能整车技术的应用。
移动智能空间运用科技智能化设计语言,将外部的极简造型曲面塑造出三维雕塑感,配色对比鲜明,极富视觉张力;内部由各种几何形体和简洁形面构成,内饰被粗纤维和织物材质包覆,带给人“暖”科技和生活感相结合的安宁、温暖。
移动智能空间设计
相对于形态的塑造,人工智能才是移动智能空间的灵魂。移动智能空间搭载配备了大量人工智能设备和系统,通过智能模拟抬头显示、面部识别摄像头、健康诊断探测单元、IVI控制器、可操作55寸透明车窗显示器、红外线疲劳监测摄像头等各种辅助用传感器,人们只要坐在配备了可伸缩隐藏式方向盘和智能座椅的驾驶舱里,就可以进行深度人机交互、健康诊断、远程控制家用电器、视频通话等。移动智能空间还通过自动驾驶功能,将驾乘者从复杂的车辆操控中彻底解放出来。
移动智能空间人机交互画面
据了解,移动智能空间是北汽新能源与松下公司(Panasonic)共同打造的智能驾驶座舱,围绕车联网、科技智能化设计、L4级别自动驾驶等三个主题进行设计。虽然移动智能空间还只是自动驾驶的体验座舱,但不难看出,北汽新能源达尔文系统已在不断向前推进。
L3级自动驾驶量产车LITE——技术应用稳中求快
对于北汽新能源来说,达尔文系统实现整车智能的一个关键步骤在于自动驾驶技术量产化应用。在这一方面,北汽新能源还通过和百度、博世、哈曼等国内外企业的合作,强强联合、稳中求快,已经实现了包括ADAS智能辅助驾驶系统、L3级自动驾驶、智能座驾驶检测、代客泊车等在内的智能驾驶功能应用。
4月25日,LITE无人驾驶车正式亮相北京车展,并于同日成功获得北京自动驾驶路测牌照,成为全球首款有路测资格的L3级无人驾驶新能源汽车。北汽新能源也因此成为首个拿到L3级无人驾驶测试牌照的整车企业。这是北汽新能源推进达尔文系统、探索智能出行领域前沿技术的又一个巨大进步。
4月25日,LITE无人驾驶车获得路测牌照
LITE无人驾驶车是北汽新能源基于百度阿波罗开放技术平台开发的L3级自动驾驶量产车型。区别于市面上在售车型中绝大多数的L1级别和部分L2级别功能,LITE的自动驾驶技术实际已经介于L3与L4之间,具备自动跟车、车道保持、自动换道、自主避障防撞、交通灯识别、车辆自动找人、车辆自动找车位等多项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替代驾驶者做出判断并执行。率先将自动驾驶技术实现了基于生活场景的应用,把“解放驾驶者双手”的梦想再次向前推进一步。
L3级自动驾驶量产车型LITE
一体化动力总成、高性能底盘——核心技术着眼未来
要实推进尔文系统还必须有核心技术作为支撑。北汽新能源首先将重点放在整车技术上。目前已具备e-Motion Drive智能电驱技术(简称EMD)、一体化电驱动总成、高性能底盘技术,一方面为整车人工智能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则体现出核心技术差异化优势。
EMD由北汽新能源自主设计开发,就像车辆的智慧大脑,对“三电”进行高集成化和智能化管理,提升车辆的动力输出、电池效能以及安全性。最新升级的EMD3.0通过全面监测整车260个部件数据,智能分析决策、智能分配电能、智能调校动力、优化电池性能和寿命、强劲电机动力和传动效率。和第一代技术相比,体积减少46.5%,重量降低40%,能效提高到98.5%。
北汽新能源为未来车型规划了一体化电驱动总成,为实现整车平台化、模块化和集成化,提供高效动力总成解决方案。它的亮点在于,采用电机与减速器共壳体,电机输出轴与减速器输入轴同轴设计,并集成高压控制系统(PEU)及高效冷却润滑系统,实现了电驱动力总成的集成化、轻量化、高功率密度、高转速、平台化设计。
一体化电驱动总成
高性能底盘是北汽新能源未来车型采用的四驱底盘。它的主要特点是:动力强——轴间耦合式四驱结构匹配14000rpm双电机驱动系统,能为整车提供360kW峰值功率和700 N·m以上峰值扭矩的动力输出,电驱动系统效率高达92%;操控优—— 双横臂独立前悬架+多连杆独立后悬架、配合主动空气弹簧及CDC减振器,满足了多样化驾驶场景,操控性和舒适性俱佳;轻量化——底盘结构件和电池箱体采用铝合金、镁合金等轻量化材料,通过铸造、挤压、焊接、胶铆等组装工艺,底盘轻量化整体提升30%。
更轻量化、安全的高性能底盘
高性能底盘搭载的下一代电池系统,集成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芯,电池能量密度超230Wh/kg,同时具有模块化、性能优、更安全的特点,特别是电池系统集成双向充放电模块,可以在“擎天柱计划”中实现电池的梯次利用。
换电技术——助力擎天柱计划实施
除了上述单车型技术产品的“进化”,北汽新能源还将眼光放得更远,聚焦在新能源汽车长足发展的生态布局上。
2017年11月,北汽新能源发布了擎天柱计划,旨在通过换电和电池再利用技术,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换电站、光伏发电进行深度融合,构建集约、智慧、便捷的绿色出行生态,最终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可持续发展。
作为擎天柱计划的一项重要技术支撑,换电的优势在于最快2分30秒的换电时间,可以不改变用户为车补充能量的习惯;集中换电慢充,也有效延长了电池寿命,提高了安全性,更好的利用了能源。
北汽新能源EU快换电车型
在北京车展上展出的EU快换电车型,是北汽新能源推出的中国首款换电版A级纯电动轿车,工况续航里程300公里。它在能源补充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便捷性,可以快充、慢充、快换、家用充电。和燃油车相比,EU快换电车型用车成本仅为其20%。
依托换电技术优势、换电车型的落地,全国目前已建成103个换电站,在京、厦、广州、兰州投放超过5000辆换电出租车。
在达尔文系统发布时,北汽新能源总经理郑刚表示:“达尔文整车人工智能系统,凝聚着北汽新能源对科技创新工作的不断追求,和对用户需求的深入理解。”正如他所说,北汽新能源近年来一直在加码技术研发,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同时,更为用户提供绿色、便捷、智慧的出行体验。
来源:赛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