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详细内容

城市停车将驶入“快车道”——《停车场电子收费》国家标准解读

车只停了10分钟,排队缴费却用了半小时,停车场“一杆一停”的低效缴费方式,让出行者只能“望杆兴叹”。在人流量相对集中的医院、学校、商场、机场、车站等公共场所,这种排长队缴停车费的问题更是频繁上演。

5月15日,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委正式批准发布《停车场电子收费》系列国家标准。根据该标准,未来,安装ETC设备的车辆在进出停车场时,无须再停车取卡、刷卡或现金交费,“停车难、缴费慢”问题将得以缓解。

每辆车节省10秒以上

ETC(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与MTC(人工收费系统)相比,通行时间到底可以节省多少呢?标准起草组专家告诉记者,通过对北京市高速公路主线收费站通行时间进行现场调查统计,MTC进口车道和出口车道的平均服务时间分别为6.0s和14.0s,ETC车道平均服务时间为3.6s,通行时间显著少于MTC车道。

“每辆车相差10秒多时间,如果在车流集中的区域和时段,将大幅节省车主时间,并有效缓解拥堵。”标准起草组专家说,在与ETC融合后,遍布城乡的停车服务网点,还可方便车主充值、索取发票等,提高行业服务效能。

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我国城市停车管理网点散乱且情况各异,现金、刷卡、二维码等收费方式平行存在,很多停车场自行设定收费管理系统,并不能与外界互联互通。

“各个网点的环境条件差异大,服务效率参差不齐,停车场电子收费急需出台相关标准。”标准起草组专家告诉记者,采用统一的ETC技术标准,可减少建设成本,无须在车上安装ETC设备外的更多设备,省去了停车场各自发卡的成本。同时,可减少收费员的劳动成本,杜绝停车场管理的种种弊端。

记者了解到,在高速路应用领域,2015年,全国29个省份(西藏、海南因无收费路段除外)高速路实现ETC通刷,全国6000余万ETC用户可一卡畅行全国,有效提高了收费站的通行效率。

如今,随着《停车场电子收费》系列国家标准的出台,6000余万用户的“畅通无阻”将延伸至出行的“最后100米”。标准起草组专家表示,停车场收费实现联网电子化以后,还可为城市交通管理提供实时信息,作为智能交通或者物联网的一部分,实现停车场信息实时发布、车流引导等目的,缓解交通拥堵压力。

新老场景将完全兼容

据了解,2012年,北京市率先在首都国际机场T1、T2、T3停车场开通ETC通行服务。截至2018年5月,已签约近百家ETC停车场。据标准起草组专家透露,2017年已开通ETC停车场的ETC交易率为45%~55%,单月交易峰值近78万笔,年交易量近680万笔,年交易额达到7044万元,极大方便了北京市370万ETC用户和其他省市的进京ETC用户在停车场的交通出行。

“开通ETC应用,是否会增加停车场投入?在技术上是否可行?”北京地区一些社区停车场物业管理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了上述忧虑。

“高速路ETC电子收费系统和停车场电子收费系统完全兼容。”据标准起草组专家介绍,停车场收费的场景与高速公路收费站非常相似,将成熟的ETC技术用于停车场管理,配合停车场统一收费模式,将极大提高停车场出入口通行效率,实现停车位数据采集和停车诱导系统,将车辆和停车位数据应用于停车场信息发布、车联网、移动电子地图等应用中,促进我国智能交通建设发展。

对于成本问题,标准起草组专家表示,采用统一的ETC技术标准整体上并不会增加停车网点成本,可以明显提高停车场运营效率,所带来的收益远大于投入,还省去了停车场各自发卡的成本,减少收费员的劳动成本,杜绝停车场管理的种种弊端。

来源: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