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端在手,能知本地事,能办政务事。
2018年3月,北京市昌平区政府官方政务客户端——“北京昌平”APP正式上线,集信息发布、监督问政、综合服务于一体。目前,该APP下载量已达10万,预计年底突破30万,基本覆盖全区主要受众。
除了提供新闻、科技、文化、教育、旅游、农业等10个具有本地特色的新闻资讯栏目,“北京昌平”着力推动民意上网、服务上线,打造综合媒介平台,打通群众问政、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线上搜集信息 线下及时督办
“请问崔村镇幼儿园什么时候开始施工改造,搬走一年多还处于闲置未动工状态。”“七里渠家园已回迁,为什么没有正规宽带公司?”……记者登录“北京昌平”首页“政务”版块的“我要问政”栏目,发现仅6月份已有数十条网友留言,反映生活中遇到的“大小事”,大多数留言一天内能收到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的在线反馈。
通过移动端,百姓动动指尖就能实现和区委区政府的及时沟通。“我要办事”栏目,整合现有社会服务、交通出行、医疗养老领域的政务平台,对接社保、民政、计生等政府资源,实现网上政务服务“一站通”。百姓足不出户,就可完成生育服务登记预约、小客车摇号、医疗挂号等事项。
“新闻+问政”模式,助力民意快速畅通。“北京昌平”上线以后,对百姓爆料、关切的问题及时回应,媒体和相关负责部门高效联动,派出记者深入调查。《多处“垃圾围村”顽疾引居民不满》《多条道路无照明 晚上漆黑一片》等调查报道,反响较好。
昌平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刘绍坚表示,昌平区政府部门开展线上搜集、线下督办,线上回复、线下延伸的“两上两下”网络问政工作法,完善网络舆情信息“收集整理—上报通报—调查办理—督办落实—反馈回复”的工作机制,严格限定网络舆情办理时限。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新闻学研究室主任黄楚新认为,“北京昌平”将政务便民服务放在APP界面醒目位置,这种设计细节反映了把公众需求放在第一位、方便百姓第一时间解决问题的工作思路。在政务新媒体的建设运行中,应该特别重视为民、便民、利民。
植入本土基因 放大本地声音
被锁在门外上哪儿找靠谱开锁匠?假期周边游总是犯选择困难症?“北京昌平”APP首页的“生活”版块令人眼前一亮。其中,“去哪玩”栏目,推出8种最具昌平特色的旅游目的地、44种详细玩法;“会开锁”板块,提供了昌平城区、回龙观和其他城镇的开锁服务联系方式……
结合当地特色和优质服务资源,“北京昌平”开通了“要结婚”“去哪玩”“生小孩”“找工作”“享晚年”等11项本地通服务,逐步拓展APP线下服务,打造本地通“一条龙”服务。此外,“北京昌平”还以权威推荐的方式,推送“最新活动资讯”和“本地优质商家”,紧密连接本地群众和商户。
刘绍坚认为,“北京昌平”要进一步抓牢“本土化定位”的根本,解决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问题,以打造区域民众网上社群为切入点。要让“北京昌平”从“有”到“用”,吸引更多百姓成为用户,还需更好发挥基层政府的服务优势。
“基层政务新媒体、政务服务平台的逐步发展,要求领导干部从‘线下’走到‘线上’,增强技术应用意识,积极回应用户关切,提高办事效率,这些都是其应用新场景带来的新挑战。”黄楚新分析,需要充分挖掘其互动性潜能,加强技术研发,完善平台服务功能,详细公开服务信息,全面回应网民问政呼声。
刘绍坚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抓好“北京昌平”二期建设,生产更多传得开、受欢迎的政务类产品,为群众提供更切实更便利的政府服务。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