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晋城市人民政府近日印发《晋城市大数据发展规划纲要(2018—2020年)》,规划2018-2020年主要任务为推动和实施“1183”工程:1个政务大数据中心、1个政务统一服务平台、8个示范行业应用和3个领航应用。
晋市政发〔2018〕22号
晋城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晋城市大数据发展规划纲要
(2018—2020年)》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人民政府各委、办、局:
《晋城市大数据发展规划纲要(2018—2020年)》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晋城市人民政府
2018年6月25日
晋城市大数据发展规划纲要
(2018—2020年)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的通知》(国发〔2015〕50号)、山西省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大数据发展规划(2017-2020年)的通知》(晋政发〔2017〕5号)、《晋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晋城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大数据发展的实施意见》(晋市政发〔2016〕32号)等文件要求,为贯彻市委七届四次全会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工作任务,加快推进我市大数据战略实施,促进新时代美丽晋城高质量转型发展,编制本规划。
一、实施大数据战略的重要意义
(一)实施大数据战略是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数据产业开辟了发展新篇章,发展大数据上升为国家战略,确定了数据强国的战略建设目标,大数据发展为加强社会治理、保障和改善民生,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提供了重要创新支撑。我市作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示范区、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区,将大数据作为驱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和战略资源,是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多元化产业体系,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
(二)实施大数据战略是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民生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
通过推动政务数据开放共享,促进社会事业数据融合和资源整合,提升政府整体数据分析能力,逐步建立“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的管理机制,实现基于数据的科学决策,提升政府各部门行政管理和社会治理能力,促进政府部门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型,从单一运作向协作共享转型,从被动适应管理向主动预判管理转型。通过政务数据与民生数据的融通,推动公共服务向基层延伸,缩小城乡、区域差距,构建公平普惠、便捷高效的民生服务体系。
(三)实施大数据战略是推动对外开放的重要依托。
通过大数据深度挖掘和广泛应用,推动我市能源资源、文化旅游、智能制造、光机电、高端铸造等产业发展;通过大数据相关技术、产业、资金、人才等在我市的集聚,有效带动我市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以大数据应用为切入点,加强网络互联和信息互通,通过数据资源开放,发挥我市中原城市群核心区的能动作用,引进国际国内资金和技术资源,促进全市数字经济快速发展。
二、大数据发展现状分析
围绕建设“全省转型综改示范区的先行区、能源革命排头兵的领跑者、对外开放新高地的桥头堡”三大战备目标,建立技术先进、应用驱动、保障有力的大数据产业体系已成为政府提升治理能力,优化民生服务,推动创新创业,促进经济转型的迫切需求。我市信息化基础设施比较建全,电力能源供给充沛,政务信息化水平较高,数据资源丰富,具备大数据发展的良好条件。
同时,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迅猛发展,我市在结合新兴技术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社会治理水平和政府决策能力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全市在基础设施建设、软硬件配备方面缺乏统一规划。基础资源建设分散、设备利用率不高、信息化系统林立、数据资源割裂,大量高价值的社会数据尚未被有规划的汇聚,难以实现有效利用。
(二)大数据管理支撑体系不完善。数据所有权、隐私权和信息安全、开放共享等标准规范不健全,尚未建立起兼顾安全与发展的数据开放、管理和安全保障体系。
(三)缺少统一数据资源发展规划。缺少数据资源发展的顶层设计,没有对数据标准管理、数据集成流程、数据运营规划、数据资源应用等数据全链路管理进行总体规划,导致大数据产业发展缺乏依据和指导。
(四)大数据与产业融合程度不高。各个行业信息生产与集成水平参差不齐,传统企业生产和管理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程度不高, 大数据在物流、旅游、工业制造、农业生产等行业领域的应用滞后。
(五)技术创新支撑能力不足。大数据相关产业链尚未形成规模,产学研用各环节协作亟待加强,在科研和技术储备方面竞争力不足;在收入水平、宜居环境和创业环境等方面优势不明显,尚未形成吸引人才集聚的氛围。综合掌握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等相关学科及应用领域知识的人才缺乏,尤其是缺乏既熟悉行业业务需求、又掌握大数据技术与管理的综合型人才。
三、大数据发展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和中央网信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国家大数据发展战略,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强化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能力为核心,以政务大数据发展为引领,以推动促进数据开放与共享、深化应用创新为重点,以完善大数据发展环境和提升安全保障能力为支撑,打造数据、技术、应用与安全协同发展的自主产业生态体系。全面提升我市大数据的资源掌控能力、技术支撑能力和价值挖掘能力,推动全市发展动力转换、经济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促进新时代美丽晋城高质量转型发展,增强广大人民群众大数据应用获得感。
(二)基本原则
1.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发挥政府统筹引领的作用,通过政务大数据率先应用,加快促进大数据应用的市场化,灵活利用采买、服务外包、与社会资本合作共建等模式,加快大数据基础设施建设和应用开发,引导大数据产业健康稳定发展。
2.统一规划,市县联动。从整体视角出发,在构建、发展、运营数字经济和大数据产业等方面进行统一规划,做好顶层设计。政府各部门、各县(市、区)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顶层设计框架范围内,抢抓大数据发展的新机遇,积极推进具有自身特色的大数据应用建设,让数据成为推动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的新动力。
3.互联互通,开放共享。顺应基础设施集约化建设运维趋势,统筹推进全市统一大数据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避免重复建设和投资浪费。全面破除数据壁垒,构建政府与社会互动的信息采集、共享和应用机制,促进社会信息资源开放共享。
4.应用驱动,创新引领。以应用需求为导向,推动大数据技术产品、应用模式、商业模式和体制机制协同创新,集聚丰富数据资源,发展数据服务产业,形成完整产业链条,促进相关产业发展。
5.大脑增智,数据服务。推进智慧城市公共信息数据创新,深度挖掘数据资源潜在价值,提升城市大数据分析和服务能力,为各部门、行业开展基于大数据的公共服务创新应用提供支撑。
6.能力提升,技术保障。推动大数据在转型发展、创新创业、政府管理和民生服务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提升技术融合、业务融合和数据融合的综合能力。通过大数据产业发展,吸引大数据高层次人才,形成产业吸引人才、人才带动技术、技术保障发展的良性循环。
7.健全制度,防范风险。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探索推动大数据发展和应用。建立完善数据开放共享的规则和制度,采取积极有效的信息安全策略,构建安全规范的发展应用环境,提升大数据各环节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三)发展目标
以打造中等智能城市全国样板为目标,立足我市“先行区”“领跑者”“桥头堡”的新定位,精准把握大数据发展方向,坚持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原则,建设全市统一的大数据云平台和政务统一服务平台;积极推动大数据在公共安全、智能交通、社会信用、政务服务等重点领域的应用;将大数据作为驱动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础和战略资源,逐步推进大数据产业在城市管理、智慧物流、全域旅游、医疗卫生、工农业生产、安全生产、政务办公等领域的应用。让大数据成为城市高质量转型发展的新动力,带动产业数据开放,推动行业智能发展,培育数字经济业态,完善政务服务体系,实现城市发展与管理的信息化和智能化。
四、主要任务
规划2018-2020年主要任务为推动和实施“1183”工程:1个政务大数据中心、1个政务统一服务平台、8个示范行业应用和3个领航应用。
(一)政务大数据中心
政务大数据中心的核心框架将以“三横三纵”的格局进行规划建设,其中“三横”自下而上分别是统一计算平台、数据资源平台和能力开放平台;“三纵”从未来各类大数据应用创新的角度着眼,分别是更广泛的感知能力、更全面的融合能力和更高度的智慧。
政务大数据中心建设内容:以中心机房、网络系统为基础,建设云计算平台、大数据平台和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
1.政务大数据中心机房
政务大数据中心机房包括政务中心机房和接入机房。政务中心机房承载大数据中心所有相关设备及配套系统,包括机房装修、电气UPS系统、精密空调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接地防雷系统、消防系统、机房环境监控系统、门禁系统、安全视频监控系统。
接入机房承载运营商接入设备、政务中心视频监控系统、各单位业务系统及配套设施,包括接入机房建设、供配电系统、防雷接地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监控门禁系统、图像监控系统。
2.网络系统
晋城政务大数据平台将依托现有的电子政务外网进行建设,主要包含骨干网网络升级、城域网网络升级、大数据中心网络建设等内容。对于当前能够满足使用需求的设备继续利旧,同时结合大数据平台的建设需求,对现有部分设备进行升级和扩容,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3.云计算平台
云计算平台是晋城政务大数据中心的基础平台,提供基础软硬件资源服务,包括云负载均衡、云服务器、云虚拟专用网络、云安全、云运维等内容,满足海量数据的计算能力要求,支撑后期大量的业务应用,实现全市范围内云基础资源和大数据计算服务的共建共享,形成一套标准、弹性、可靠的基础资源体系。
4.大数据平台
大数据平台是政务大数据中心的核心组成部分,对外提供数据管理、数据存储和大数据计算等能力,主要包含分析型数据库、对象存储、关系型数据库、大数据开发套件、数据集成、大数据算法平台、数据展现工具等核心组件。
5.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
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是政务大数据中心的重点建设内容,是“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基础性工程。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将目前分散的、条块化的数据资源集中起来,提供数据共享服务和数据交换渠道,有利于解决政府部门在数据资源建设中的多头投资、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问题,为实现政务数据共享、促进信息惠民、打造智能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6.基础数据库建设
建立“人口、法人、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宏观经济信用信息和电子证照”等战略性基础性数据库,为各项应用提供基础性数据支撑。
(二)政务统一服务平台
政务统一服务平台以我市“政务大数据中心”为基础,为社会公众提供综合性、一站式的在线服务。在未来1-3年逐步实现统一导航、统一认证、统一申报、统一查询、统一互动、统一支付、统一评价等“七个统一”的目标,完成实体政务大厅、网上办事大厅、移动客户端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政务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实现以身份认证系统和电子证照库为基础的“一号”申请,以综合窗口设置和统一受理平台为支撑的“一窗”受理,以政务服务管理平台、实体服务大厅等为支撑的“一网”通办,助力打造“六最”营商环境,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和企业少跑腿。
(三)示范行业应用
基于打造中等智能城市全国样板的总体目标,结合城市发展需求,做好城市发展规划,在城市管理、物流、旅游、医疗、工业、农业、公安、安监等八个领域,初步建成一批有业务特色、技术领先的行业示范应用,展现大数据在“保稳定、保民生、保增长”方面带来的实际工作效果。
1.智慧城管
加强规划信息化建设,构建全市“规划一张图”和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平台,科学利用规划大数据资源,提升规划信息化水平,逐步推进市政、环卫、交通、园林、地下管廊、路灯、供气、供水、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的感知能力建设,不断健全城市管理“神经网络”,实现对城市基础设施运行数据的实时监控;通过基于人工智能的视频应用,自动判别城市管理动态事件,实现城市管理动态事件的实时感知;通过对各类媒体城管相关信息的动态“捕捉”,实现城市管理相关舆情“在线”。构建城管数据平台,实现城市管理全量基础数据和实时运行数据集成,形成城市管理数据仓库;集成数据模型和人工智能等算法模块,提供诸如城市管理运行指数计算及展示、物联智能监测及预警、公共舆情监测与分析、跨部门数据融合应用等服务。通过数据赋能,推动城市治理能力提升。
2.智慧旅游
充分利用视频监控、移动通信、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采集、整合旅游领域不同环节数据资源,构建智慧旅游大数据资源平台。平台以全域旅游为纲,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全面洞悉旅游行业发展态势,使旅游管理机构能够实时感知、实时分析、实时评估城市的各大旅游事件;帮助商户了解区域旅游全貌、预测客流、精准营销、发现不足、迭代优化服务;为游客提供“千人千面”的个性化服务,提升游客旅行过程中的满意度和幸福指数。平台通过不断学习和进化,全面指导旅游产业提升服务水平,打造晋城统一旅游综合服务闭环体系。
建立旅游大数据共享与发展体系,在保证数据安全和满足行业应用的大原则下,有序开放相关旅游行业数据,鼓励旅游行业参与者使用数据服务,开展数据化管理和数据化运营,利用大数据的驱动力,创新旅游行业应用,实现旅游行业收入和客户满意度的双丰收。最终实现一切数据业务化,一切业务数据化,逐步发展和壮大旅游大数据产业。
3.智慧物流
结合物流、供应链、产能分布等产业数据现状,通过大数据分析挖掘和算法技术,建设智慧物流应用平台,以商流驱动物流,打通城市物流产业数据,实现全链路计划性管控,提升物流产业管理能力,实现全市供应链整体最优化配置和全市物流网络运营降本增效。
采集、整合城市供应链数据,结合气象、交通数据,建设资源需求预测模型,对未来城市进口、出口资源量进行分析预测;对城市仓储资源进行盘点和综合分析,根据城市资源需求、区域环境条件、交通条件,构建仓库选址算法,综合考虑物流成本、生产成本、需求满足度等因素,提供最优仓储布局规划指导;对城市物流运输资源进行整体规划,发挥每种资源优势,组合运输能力,实现全局物流运输资源最优配置;构建产能分布优化模型,根据资源生产、整合需求,对产能资源在城市中的部署规划进行决策指导。
4.智慧医疗
在现有标准规范体系之上完成卫生计生信息资源库整合和信息共享应用,形成健康医疗大数据资源中心。构建智慧医疗大数据平台,研发健康医疗大数据技术在数据挖掘、知识库服务、可视化服务、预测分析等方面的核心技术组件,支撑医疗大数据服务体系,全面推进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通过大数据影像识别算法,提供影像移动阅片、影像三维重建、影像智能诊断等一系列服务;深度挖掘区域级医疗数据,建设智能识别、动态感知的城市智慧化医疗服务管理体系;建立疾病态势感知体系,通过对疾病发展历史数据和实时动态的分析挖掘,对疾病走势进行实时预测预警,提升城市防病控病精准性;借助大数据手段,对居民健康危险因素分析,开展居民健康管理服务,个性化健康保健指导,使居民能在社区及家庭得到连续性的服务;推动AI读片、个性化临床决策支持、病历质量智能检测等人工智能辅助诊疗手段,普惠基层医疗机构,提升基层诊疗服务能力,提升健康医疗服务效率和质量。
5.智慧工业
依托成熟工业大脑技术和经验,面向高端铸造和光机电相关行业,建立起一套以工业智能为主题,以工业企业为服务对象,立足晋城、辐射山西、面向全社会的互联网+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
将大数据分析引入到制造革命中,通过采集行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类原材料、工况以及生产参数等数据,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数据进行实时和离线分析。重点对影响工艺结果、产品质量、能耗、效率等因素的波动进行建模分析,找到关键的影响因子并做相应的调整,提升产品品质,提升本地企业的主营产品收益,助力企业顺利转型为人工智能、高技术型生产制造企业。
6.智慧农业
通过生产领域的智能化、经营领域的差异性以及服务领域的全方位信息服务,推动农业产业链改造升级,有效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显著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率,彻底转变农业生产者、消费者观念和组织体系结构,为农业生产提供精准化种植、可视化管理、智能化决策等服务。以种植、养殖、销售和金融全链路的AI技术体系为基础,建设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共享平台,形成以智慧选种、发情期预测、疾控预警、PSY分析等为核心的养殖过程新技术体系;以无抵押信贷、保险、期货、以销待产等为核心的新金融服务体系。
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核心技术,加强区域整体防汛抗旱、防灾减灾、水生态保护、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管理、供水排水系统建设和对公众服务的能力,提高水利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
7.智慧公安
智慧公安以提升全市整体警务效能为核心目标,结合现状及实际需求,采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视频分析等技术,实现公安信息化业务应用高端转型。融合内外部数据,运用全息画像、关联反查、超级档案、视频融合等数据智能分析技术,为公安提供智能预警、态势感知、模式识别、情报研判等服务,以提升情报分析能力和犯罪打击能力,进而提升公安的综合治理能力。
8.智慧安监
智慧安监通过建立风险分析模型,从企业、行业、区域等不同层面分析致灾关键因子及影响,研判出全市安全生产“点(企业)、线(行业)、面(区域)”风险等级,实现宏观层面的风险预测和预警。基于安全风险指标体系和风险分析模型,对全市煤矿、煤层气、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等行业安全生产状况评估、推理和演绎,动态分析诊断煤矿安全生产的现状和趋势,以信息化手段构建全市综合风险一张图,以可视化方式动态掌握全市安全生产风险。建立智能化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形成监管监察便捷高效、宣传教育广泛普及、重点行业智能管控、应急救援快速响应、各职能部门统一协作的大安监格局,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四)领航应用
为快速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及政务办公智能化水平,建设信用晋城、智能便民服务、智能政务办公3个领航应用,完善信用体系、提升服务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市民对城市服务的满意度。
1.信用晋城
“信用晋城”是构建上联省平台、下达县区、横向连接市级政府部门的枢纽平台,实现全市信用信息数据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交换共享。推动信用信息资源及信用服务产品在政务监管、社会治理、信息惠民等方面的广泛应用。通过政务引导和市场驱动,建立守信受益和失信惩戒的社会管理机制,促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和提升社会管理水平。
2.智能便民服务
通过智能便民服务建设,全方位提升晋城软实力。整合具备广泛群众基础的三方公共服务平台,以支付为突破口,对接水、电、气、暖等生活缴服务平台,实现统一在线支付。逐步扩展与政务服务、城市管理、执法举报、民生保障、教育服务等城市便民服务平台的对接,形成接口统一、服务规范、体验便捷、一步到位的智能便民服务体系。
3.智能政务办公
智能政务办公是提高政务效率、提升城市能级的重要工程。通过高效沟通、公文签批、一键督办、即时会议等服务,实现一对一、多对多的沟通与协作,提高多层级多部门之间的工作协同能力。利用多级混合数据加密方式,保障政务数据的安全性;通过“阅后即焚”机制,保障隐私数据的机密性,实现政务办公组织在线化、系统智能化和隐私安全化。
五、实施步骤
本着基础建设先行、核心平台先建、成熟应用先上的原则,晋城市大数据发展规划将分阶段,分期实施。
2018年是基础夯实期:基本建成政务大数据中心,全面启动市级政府部门数据汇聚工作,实现政府数据资源统筹整合。初步建成市级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政务信息资源采集率达到50%以上,部分政府部门之间实现业务数据资源共享,大数据相关规章制度、公共数据资源共享开放目录和共享开放机制初步形成,大数据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标准不断健全。推进政务服务平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和政务服务网“两平台、一张网”建设。以服务市民、企业为核心,完善信用体系建设;推进智慧城管、智慧医疗建设;构建一批让市民有体感的大数据城市服务;构建政务智能办公应用,助力政府工作提速。
2019-2020年是创新发展期:全面建成政务大数据中心,市级政府部门业务系统迁移上云;全市统一的政务数据共享平台和数据资源开放平台运行良好,政务信息资源采集率达到80%以上,基本形成政府各部门数据资源统一汇聚共享的运行机制和向社会合理开放的大数据发展格局。在城管、物流、旅游、医疗、工业、农业、公安、安监等行业全面推动大数据应用创新;全市以大数据为特色的创业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新兴业态和业务模式不断丰富,大数据产品和服务在中原城市群中达到领先水平。
六、保障措施
(一)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以促进大数据发展为目标,坚持政府统筹主导,充分发挥高科技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咨询公司等社会力量,建立联动的大数据发展协调机制,形成以应用带动产业、以产业支撑应用的良性格局,协同推进大数据产业和应用的发展。加强资源共享和沟通协作,协调制定政策措施和行动计划,解决大数据产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加强县级政府与市政府大数据产业相关政策、措施、规划的衔接,通过联合开展产业规划等措施促进区域间大数据政策协调。组织开展大数据发展评估检查工作,确保重点工作有序推进。充分发挥市政府在大数据发展统筹、协调方面的作用,将大数据产业发展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大数据产业发展的组织保障。
(二)健全相关标准规范。
推动制定公共信息资源保护和开放的制度性文件,以及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办法,逐步扩大开放数据的范围,提高开放数据质量。加强数据统筹管理及行业自律,强化大数据知识产权保护,鼓励企业设立专门的数据保护职位。研究制定数据流通交易规则,推进流通环节的风险评估,探索建立信息披露制度,支持第三方机构进行数据合规应用的监督和审计,保障相关主体合法权益。建立个人信息泄露报告制度,健全网络数据和用户信息的防泄露、防篡改和数据备份等安全防护措施及相关的管理机制,加强对数据滥用、侵犯个人隐私等行为的管理和惩戒力度。
(三)加大合作交流力度。
充分发挥大数据产业的桥梁纽带作用,协调大数据各企业、各行业,构建企业、行业间的协调分工和衔接机制。加强省内外及国际领域的合作交流,积极借鉴先进的技术、经验,鼓励市内有实力的大数据企业、机构走出去,探索大数据技术研究、创新应用等方面渠道,寻找合作机会,寻求合作项目,促进大数据领域创新合作和深入发展。
(四)培养多层次人才队伍。
建立适应大数据发展需求的人才培养和评价机制。加强大数据人才培养,整合高校、企业、社会资源,推动建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多层次、多类型的大数据人才培养体系。支持高校与企业联合建立实习培训机制,加强大数据人才职业实践技能培养。鼓励企业开展在职人员大数据技能培训,积极培育大数据技术和应用创新型人才。依托社会化教育资源,开展大数据知识普及和教育培训,提高社会整体认知和应用水平。鼓励行业组织探索建立大数据人才能力评价体系。完善配套措施,培养大数据领域创新型领军人才,吸引省内外大数据高层次人才来晋城创业。
来源:晋城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