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别推荐 > 详细内容

舌尖上的AI:食物中的人工智能应用

民以食为天,一直是千百年来不争的事实。在科技极速发展的今天,也没忘记利用技术赋能于我们的立足之本:食物。而人工智能作为一门新的技术科学,已经在各行各业进行应用涉猎,也包括我们的饮食行业。

人工智能与饮食健康

俗话说病从口入,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我们对于饮食的选择越来越不利于健康。不良的饮食习惯会给我们身体带来巨大的问题,甚至会出现癌症。而人工智能的介入或许可以在饮食规划上进行适当干预,将健康饮食概念带给更多用户。

如今人工智能的图像识别能力已经受到广泛的认可,比如人脸识别手机屏幕解锁已经人尽皆知。在食物识别上,人工智能同样可以有巨大的作用。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深度学习可以识别各种图像,根据食物图像的特点可以创建不同的深度卷积神经网络,从而识别不同的食物。由于机器的运算速度和容量比人类更适合记忆不同食物的营养元素,可以将人工智能和食物营养元素数据库连接到一起,通过算法识别食物种类,然后可以知道食物所富含的营养成份。

在大数据的帮助下,营养摄入效果的分析也会越来越容易。一些大数据供应商已经推出了具有“自助服务”能力的大数据分析工具,大数据分析将越来越多地融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对于营养摄入效果的分析。

利用人工智能图像识别与大数据分析,用户仅需在进食前拍摄一张照片,AI“营养师”就可以立即识别并分析营养配比,给予一个反馈建议,帮助用户构建更健康的饮食菜谱。可以说,AI应用在健康饮食领域,相当于每一位用户身边都拥有了一位私人护士,可以随时随地帮你分析食物营养,并且提出饮食建议,有助于我们形体塑造、保持健康、拥有高品质生活。

人工智能与食品安全

在如今电商遍布的时代,人们越来越多地在网上购买食品和香料,商品评论则成了用户挑选的重要依据。而随着科技的发展,原本为用户挑选产品以及与商家互动所设立的评论功能现在可以服务于执法机构,利用AI对评论进行分型,从而识别出危险的产品。

事实上,已有相关针对食品安全问题展开的研究。起因是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每年必须召回数百种食品,例如藏着大块蓝色塑料的饼干零食包,沙门氏菌污染的玉米卷调味料或掺有铅的咖喱粉。如果简单召回可能需要数月时间。研究人员因此提出了一种方法可以快速跟踪这一过程,以便尽早检测,更快的召回。这个系统依赖于人们对他们在网上购买的产品写评论的习惯,食品安全官员可以从评论中嗅出危险的产品。

研究人员将2012年至2014年FDA召回的食品与亚马逊对这些产品的评论联系起来。然后,他们训练了机器学习算法来区分被召回产品的评论和未被标记产品的评论,经过训练的算法能够预测四分之三的FDA召回事件。他们还确定了另外两万条关于可能不安全食品的评论,其中大部分从未被召回。

利用简单的训练集与测试集就可以在潜在的危险食品未被发现前将它们揪出来,这一AI应用若是加以发展可以大大提高监管部门的工作效率,也保障我们的食品安全。

人工智能与食品开发

可以看到,AI技术在食品诞生中后期如饮食规划与食品监管中已有应用,但它不满足于此,在食品开发领域也有所涉猎。从源头上插足食品的生产,标志着人工智能技术在食品行业的全方面渗透。

啤酒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很多人甚至每天都会来上一两瓶过过瘾消消愁。如今,又有一项人类工作可能要被机器取代了——开发啤酒。AI瞄准了啤酒生产厂家,力图插手传统酿酒来展示自己的能力。

世界第四大啤酒制造商嘉士伯于18年与微软、丹麦奥胡斯大学和丹麦科技大学合作,研发“啤酒指纹追踪项目”:利用人工智能感应啤酒的口味和气味差别,从而提升在开发新品、产品品控和质量检测时的精确度。

嘉士伯认为,这项技术将帮助其提高丹麦啤酒在世界啤酒市场中的地位,并带动一批周边产业——比如研究人工智能感应味觉的科技公司,而这些研发成果未来也有可能应用到其他食品与香氛产业。

无论是嘉士伯正在研发的啤酒感应系统,还是通过机器学习收集用户反馈,背后的洞察都是消费者口味迭代越来越迅速,传统酿酒厂的反应速度成为其产品能否快速投放市场并被消费者接受的重要因素。在这样的背景下,迅速且精确的人工智能未来很可能会在啤酒酿造中扮演越发重要的角色。

从健康饮食“小护士”,到食品安全“小管家”;从AI食谱,到AI啤酒……人工智能在现有的应用领域基础上,也逐渐展开了对食物领域的全面渗透。在可预见的未来,人工智能产品会涉及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吃、穿、用、行等领域,它将成为我们的朋友,我们的亲人,以及我们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