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是好东西,但飙车就不对了。近几年,共享经济(分享经济)开上了互联网高速公路,速度惊人、形象靓丽,每每形成规模效应——全产业链投注热情的时候,就不只是一辆车,更像一个狂野飙车的车队——你争我赶、惟恐掉队。
所以,当滴滴顺风车空姐事件出现时,人们惊呼:原来共享经济没有想象中的安全堡垒,看似三方制衡,也有监管部门,但凡出事,原来某些维度根本没系安全带。
最可怕的事实还在于,这不是个例,滴滴的“罪过”是共享经济的通病。过往几年,我们经常健忘,忘记了美团外卖出现过“偷吃外卖”的送餐员,忘记了Airbnb爱彼迎多次发生的房主“偷拍访客”……即便在不发生人际关系的共享单车领域,押金难退成了集体性顽疾。
问题在哪儿?持有“无可奈何”论调的人士会认为“这是概率事件”,放在任何市场均可发生;持有“平台主责”论调的人士则认为,必须“杀一儆百”,严厉追责互联网平台。
不过,在现阶段,似乎哪种论调都难以安抚受到伤害的个案当事人,更无法举一反三成为行业通例。
归根到底,共享经济跑得太快了,快到大至法规、伦理、舆情,小到技术、赔付、产品,都没有跟上规模爆发的速度。在新事物面前,似乎只有恶性事件才能反推安全底线的确认,而且速度极其缓慢。更残酷的悖论在于,未等到行业准则、政策法规确定的那天,整个产业可能已经变成了伪命题。
比如共享单车,在一轮暴风骤雨式的资本洗牌后,剩者寥寥并且放缓了成长速度,甚至整个行业已经开始看衰这个市场。实际上,大规模爆发押金问题也不过才过了半年。有消息称,关于押金托管的政策还在制定之中,离推出尚有距离。
快,导致各个方面都措手不及。我们还知道,共享经济因涉猎的领域不同而局面复杂,比如网约车、顺风车,提供的是人际服务,平衡乘客与车主的关系;而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提供的是物品租赁,解决人与财产的关系。
共享经济打破了原有的权责划分,交易的随时随地性,又导致监管难度加大。
因此,期望某个新经济出现伊始就建立一整套完善的安全保障制度,并不客观。现实是,我们寄希望于平台方,作为最具实力的参与者,做到最大程度的道德自律。而对于消费者(乘客、食客等)和服务参与者(车主、送餐员),能做的就是擦亮双眼、保持警惕。
更具操作意义的建议是,我们可能不知道应该做什么,但知道“不应该做什么”:共享经济应该踩刹车。当新事物产生,能否理性发展?不以优惠、补贴来制造“虚假繁荣”,因为除了繁荣,不法分子也会盯上这一块肥肉。
马云的名言“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不代表“每个人都应该从中赚钱”。当共享经济变成了利益竞逐的产物,乘客可能会为了便宜而迷住双眼,服务者群体就会混入一心牟利的坏人,平台提供者更会因为效益放弃了安全底线。
共享经济未来很美好,莫要总是急着赶路。
来源: 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