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详细内容

智慧“水管家”推动长江沿岸城市“去污清浊”

雨季来临,安徽省六安市龙井沟路上的行人却比往年多了一分从容。曾经,路面下的排水管网雨污混流,汛期过水量大时,路面积水严重。如今,通过雨污分流改造,让龙井沟路不再“内涝”。周围居民笑道:“下雨天再也不用踮脚跳了。”

这样的改变源于“水管家”的到来。2022年9月,由三峡集团牵头建设的六安“智慧水管家调度平台”正式上线,可对六安市所有涉水基础设施进行集约化管理。今年4月21日至22日,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大兴调查研究的决策部署,科技日报记者跟随三峡集团来到安徽六安,探究三峡集团如何借助“水管家”模式,推动长江大保护“去污清浊”。

“大脑”聪颖“身手”敏捷

“水管家”管水,非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采取系统治理的方法,以管网为重点,对城市涉水系统及附属设施进行全周期统一运营、统一管理、统一调度。

雨季,城市最怕内涝。很多城市无法做到雨污分流,相对干净的雨水在流入管道后与污水混流,受污染的水量就会迅速增加,从而给污水处理厂造成较大压力,因此精准调控进入污水处理厂的管道流量成为关键。

三峡集团牵头研发“智慧水管家调度平台”,可对六安所有涉水设施进行集中监视、远程控制和一体化调度。基于涉水资产全域一体化的布局,以及智能传感、监测等信息化技术的赋能,使运筹帷幄的调度成为可能。

“水管家”不仅“大脑”聪颖,还“身手”敏捷。

在六安的街头小巷,一个浑身长满“触角”的银色灯架定时“出没”,给道路下方的排水管网做“微创手术”。

城市排水管网,肩负着城市污水、雨水排放等重要功能,是城市“地下生命线”。但由于年久失修导致管道出现老化、破损、腐蚀、渗漏等问题,成为城镇排水系统的短板弱项。

借助“水管家”的监测功能,工作人员采用紫外光固化修复技术对老化破损管道实施“微创手术”,将浸渍了光敏性树脂的软管拖入待修复的管道内,再向软管内注入压缩空气,使软管紧贴管道内壁,最后放入紫外光灯架照射,使树脂在管道内部固化,形成一段高强度内衬管。施工结束后,管道滴水不漏,路面干净整洁。

只需借用管道两端的检查井,就能在破损的管网内“做”一根新管,不用挖开路面,一天内可完成大约100米的修复施工。六安水管家公司集控中心主任赵高利介绍,尤其是直线型管网,很适合采用这种修复方式。

正在长江沿线复制推广

均河是六安市的一条市内河道。这里碧波荡漾、风光旖旎,不时有市民沿着河道散步。可曾经市民们最不愿意来的就是这里。“之前这里就是一条收集污水的排洪沟,隔老远就能闻见臭味,现在大变样了,水清了,风景也好了。”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安徽区域公司执行总经理黄荣敏说。

自从来了“水管家”,六安的污水处理能力得到扩容增效,包括均河在内的14条黑臭水体通过了生态环境部等相关部委的专项核查,合格率100%。空气清新、水清岸绿,当地居民享受到了实实在在的“绿色”福利。

从城镇生活污水治理切入的“水管家”,不断追溯治污源头,通过雨污管网的诊断、修治,构建起覆盖全城污水流通的“高速网络”,力争实现污水的100%收集、治理。

在湖南岳阳,传统管理模式下的雨水、污水、河流水、湖泊水、水库水均由不同单位负责调度,缺乏统一管理主体。

两年前,“水管家”一期平台在岳阳东风湖上线,蓝色大屏幕上,以东风湖片区为试点,水务资产、管网现状、实时监控、调度情况等尽收眼底,可实现区域内一体化管理。

“‘水管家’将从水源地到水厂的原水输送、水厂到用水端的自来水供应、用水端到污水厂的污水收集处理,以及处理达标后的尾水排放、河湖生态治理、城市防洪排涝等,纳入全过程全周期管控。”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湖南区域公司副总经理李智林解释,“如此,岳阳城里的‘每一滴水’,便都在‘水管家’的监管范围内。”

这样的景象,在长江沿岸的九江、芜湖、武汉等城市正在不断复制、上演。黄荣敏介绍,目前,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与23座城市签订“水管家”合作协议,在6座城市正式成立“水管家”城市公司,开展实质性运作。

“‘水管家’是推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益探索,能够解决水环境治理的痛点和难点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长江生态环保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殿常说。

“目前,这一模式已经具备了可推广的客观条件,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和适用性。”王殿常告诉记者,在复制推广“水管家”模式的过程中,将把新技术和首台套设备的应用作为重要抓手,依靠科技创新推进水环境治理,推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