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详细内容

智慧警务添“慧眼”1065名逃犯应声落网

今年1月-11月,江苏南通全市公安机关充分运用大数据,发挥合成侦查优势,开展智慧追逃,抓获在逃人员1065名,其中外地逃犯531名、历年逃犯343名、潜逃10年以上的逃犯24名、杀人逃犯5名。“智慧警务建设给追逃工作带来了一双‘慧眼’。”市公安局副局长陈兵说,今年以来,公安打造的系列智能化工程为追逃工作注入更多“源头活水”,抓获在逃人员数和历年逃犯数均为历史最佳。

用活“大数据”

女子背负命案潜逃15年落网

在打造智慧警务新体系过程中,市公安局成立了“橙蓝实验室”,加强与相关高科技公司的密切合作,警企合力打造公安智慧大脑,为开展“智慧追逃”创造条件。

10月8日,在“橙蓝实验室”的技术支持下,海门市公安局民警经前期缜密侦查,通过大数据分析,在一宾馆内抓获故意杀人逃犯张某某。经了解,2003年2月23日,山东省烟台市芝罘区发生一起杀人案,当地警方工作发现,张某某有重大作案嫌疑,并于同年3月将其上网追逃。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张某某东躲西藏了15年,最终被南通民警借助大数据,一眼识破伪装。

“在追逃工作中,智慧警务改变了以往的人海战术。”市公安局刑警支队副支队长徐浩说,通过对大数据和共享资源的深度研判,实现抓捕的精确制导,节约警力,提高追逃效率。仅10月以来,警方通过大数据研判和人脸识别等,就获得线索600余条,抓获历年逃犯45名。

打好“合成战”

纵使漂白身份也难逃民警追捕

2013年9月,犯罪嫌疑人阿苦子某盗窃财物后被警方上网追逃,后一直冒用他人身份在全国流窜作案。今年11月12日,阿苦子某刚出现在市客运西站,就被人像智能识别系统自动发现。接到指令后,附近执勤民警迅速赶到将其抓获。

为让逃犯无处藏身,警方以市、县两级合成侦查中心为主力,抽调市区及相关警种部门的精干警力成立“追逃专班”,融合各种手段资源,同时把追逃责任落实到具体民警,创新开展每日一会商、一研判、一行动、一总结的“四个一”工作模式,重点研判历年逃犯,尤其是深挖可能漂白身份的线索。10月28日,南通市、港闸区两级公安机关经合成侦查,辗转1500余公里,在河北涿鹿抓获漂白身份的在逃人员孙某。经查,孙某真实身份为孙某君,2002年因诈骗被警方上网追逃。

除了属地公安机关和警种部门的合成作战,我市公安部门还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警务协作。2003年7月31日,犯罪嫌疑人张某超伙同他人在浙江永康将一出租车司机杀害后潜逃。今年8月初,上海警方转递线索,张某超极有可能已经漂白身份并在启东打工。8月20日,南通、启东两级公安机关联合行动,在启东寅阳某船厂将其抓获。

运行“新机制”

立足全警抓获1065名各类逃犯

智慧警务建设逐步完善的基础上,市公安局立足线索核查等重点环节,针对性的完善工作运行机制,提升智慧追逃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全警追逃始终是我们工作的立足点。”市公安局刑警支队五大队教导员宋凌峰说,高效的追逃离不开机制保障、信息共享以及协同高效的全警追逃体系。

10月3日,市公安局“追逃专班”通过大数据线索发现,2016年被甘肃兰州警方通缉的诈骗逃犯洪某某出现在了体育会展中心附近,立即指令巡特警部门和崇川公安分局组织警力前往,民警按图索骥,很快将洪某某抓获归案。11月21日,通州城西派出所户籍窗口民警胡琴发现前来咨询的男子较为可疑,通过查询发现该男子熊某系一名被上网追逃的盗窃犯罪嫌疑人。借口稳住对方后,胡琴通知值班民警及时赶到将其抓获。

宋凌峰介绍,追逃工作中,派出所、刑侦、网安、巡特警等单位始终发挥主力军作用,通过街面巡逻、守卡盘查、窗口服务等日常工作,抓获逃犯数占比达9成。市县两级“追逃办”通过梳理线索和区域协作,还帮助外地公安机关抓获各类逃犯531名,及时消除了一批治安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