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腾讯在2018年第三季度业绩报告中首次公布了云服务的收入——收入同比增长逾一倍,环比为两位数百分比增长,前三季的收入逾人民币60亿元。
事实上,从2016年第二季度开始,由云业务和支付组成的“其他”业务一项的收入一直以三位数百分比的高速增长持续成为腾讯财报的亮点,当年第三季度、第四季度分别达到了348%和289%的高速增长。
“这些业务的增长伴随着生态与客户需求,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用户价值回归;我们一定会满足他们的需求。”当天下午,在北京举办的“2018英特尔人工智能大会”上,腾讯云副总裁王龙表示,腾讯云一直在研究如何把人工智能技术更好地与产业相结合,并且推动了从人工智能到“超级大脑”的进化。
在中国,有一个泛互联网市场,所有数据的产生、交易都是在互联网上完成,另一个则是传统企业,包括政务、金融、零售、制造等等。王龙表示,腾讯云肩负两重使命,一是针对泛互联网企业提供那些已经被证明的、普适的服务,如自服务、高弹性,低成本、备份等,这也是腾讯云的核心业务,另一块是提供数字工具与边缘的计算能力,让用户在边缘就能够获得腾讯和合作伙伴输出的技术能力。
发力AI
过去三年来,AI因为技术门槛的不断走低而越来越普及,各大公司也正在致力于为所有创业公司、技术人员乃至所有产业及客户都能够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获得AI技术。基于这样的现实,在产业应用层面,大量的应用不断落地。
早在2011年,腾讯就成立了微信AI研究室,2012年又成立了以计算机视觉为主的优图实验室,2016年成立AI实验室、2018年成立机器人实验室,围绕计算机视觉、智能语音、机器人控制、NLP自然语言处理,全面布局各种AI技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5月23日召开的“云+未来”峰会上,腾讯发布了“超级大脑”,把腾讯自身以及更多合作伙伴的科技分享给各行各业客户。
之所以要发布超级大脑,一是因为为决策支持提供的数据来源除了普通的文本数据,而且包括各种智能设备、物联网、网络基础设施产生的视频、音频等各种数据,数据收集、存储和分析、加工的压力骤增,二是让一个AI落地仅靠算法人员的力量是很不足的,需要例如熟悉智能终端管理的工程人员予以配合,对算法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终能终端如摄像头应用的环境(角度、光线)进行优化。
因此,腾讯认为必须能够推出这样一个系统,更好地调度云端、智能设备与二者链路间的边缘设备上的数据、算法以及相关的逻辑过程。
与众不同的“超级大脑”
国内市场上,阿里云、华为云、百度先后推出了相关的“大脑”理念,腾讯云的超级大脑优势何在?
在发布半年来,腾讯并没有太多推广“超级大脑”的概念。王龙解释说,腾讯云的“超级大脑”理念跟友商有很大的不同。
“我们的超级大脑是一个致力于算法、设备、数据、应用、连接的效率,本身并不提供任何数据甚至都不提供算法,算法可能是内部的团队或者是由合作伙伴一起来完成的一个工具。”王龙说。
“超级大脑”跟腾讯的理念一致,即“连接一切”,希望做更有效的连接器,“用Pony(马化腾)的话来说,我们更希望成为各行各业各个合作伙伴的数字化助手,而不是自己成为各个赛道的冠军或者各个领域的专家。”王龙表示。
“超级大脑”的另一个优势是,腾讯云在C端的丰富资源。5G时代的来临,将推动边缘计算盛行,边缘数据的增长、数据管控的复杂度以及对应产生的潜在价值,将远远超过泛互联网领域产生的数据,而腾讯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